這一次危校探訪之旅的路線是從一個省(貴州)入,另一個省(廣西)出,所以沿途車程都很長很長,各種各樣的道路都可說見識到了.




我們來個大合照,就和貴州的接待單位揮手作別,也要跟貴州的苦學生們說再見了,坐船到對岸廣西看看兩間一新一舊的學校.
在大合照中,半站在我左面的美少女就是捐贈第一間學校的那位團員了,原來她是為了要完成媽媽的心願,才參與興建那間學校的,所以學校也以她媽媽的名字命名.雖然我不清楚她捐贈當中的細節,也不清楚她是怎麼樣的一個人,在旅程那幾天的相處當中,我只知道她很喜歡笑,很小的事情也可以哈哈大笑一番,但無論如何,這樣一個捐贈故事也叫人感動.相信她媽媽應該很安慰了.
差點出洋相


話說部分團員(包括我)坐到學生中間,希望跟他們拉近距離(其實是嘉賓席的座位不夠!),我一坐下去,差點人仰馬翻,我所坐的板凳就像前面這位小兄弟的,可是凳腳的長度和角度都不一樣,而且操場的地面又凹凸不平,害我差點成為全場焦點.當然旁邊的學生早已經忍住不笑忍得好辛苦.
於是我在整場典禮中,都以似坐非坐的姿勢,以兩條腿彌補四條凳腳的不足,比站在烈日下還要累.
懂事的孩子


這間學校是我們這次旅程中所探訪的唯一一間危校,這間舊校舍中,日間是學生上課的地方,晚上把桌椅移到一旁就是老師和學生們的宿舍.這不就是我們常在電視上當看到的那些危校的模樣嗎?陽光普照的時候還好,光線從屋頂與木板牆壁間的縫隙中透進來,學生們還勉強看到五個指頭;下雨的話,我也不知道他們怎樣上課,光線不足,屋頂漏水等等等等都是切身的問題,當然下雨天走在山路上是否安全亦是疑問.


走到另一間破房子,門外有個學生在砍木條,我看到他像在幫忙幹活的,真的很乖,所以立刻送了一個毛娃娃給他.然後看到裡面漆黑一片,旁邊的老師說他們正在做飯給自己吃.不會吧!這麼小的人仔,他們的個子很小,看樣子真的只有一二年級左右,自己做飯吃?
在小小的破房子裡,隨便用磚頭疊起來就是一個灶頭,學生蹲在前面燒柴做飯,像古裝片的畫面,只是當中的人物換了現代的校服而已.
看著他們,我有種很心疼的感覺,一方面覺得他們都很乖,很懂事,但是其實他們這樣做飯很危險,破房子是完完全全用木搭建成的,一不小心便......我不敢想像.
我跟老師說孩子都很懂事,老師們真是教得好,他只謙稱沒甚麼啦,只是這樣的環境下,也只能這樣啦,否則就要餓肚子了.也對哦,也只有這麼懂事的孩子,才能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生存.
回頭看看香港的孩子,是我們的環境太優裕了吧,才培養出這麼多甚麼Q都低人一等的兒童嗎?

......下篇再續
1 則留言:
不知是你的攝影技術了得,還是地方風景的關係,這些相,都很動人!
發佈留言